今年学院招收了一批新疆喀什地区的学生,为了做好民族团结及有关的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现将《新疆主要少数民族及风俗介绍》予以印发,请组织本部门员工认真学习,后勤处及集团将在10月8日抽查各部门的学习情况,凡未掌握基本知识的,将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重新学习。
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遍布全疆,大部分居住在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地州,天山以北的伊犁地区和其他各地州也都分布有维吾尔族人。
根据史籍记载: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游牧民族。由于受部落间战争的影响,各个部落的分支逐渐迁徙西域(今新疆),先后曾被译为“韦纥”、“乌纥”、“袁纥”、“回纥”、“回鹘”、“畏兀儿”,以后才改为“维吾尔”,沿袭至今,是“团结”、“联合”之意。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此外还擅长园林艺术。中国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即葡萄沟就在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东南184公里的吐鲁番盆地。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开封、郑州等地。
维吾尔族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如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吾尔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民族使用维吾尔语,该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历史上维吾尔族人民曾先后使用过古突厥文、回鹘文、古维吾尔文等。公元10世纪伊斯兰教传人后,逐步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创制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20世纪80年代初,又恢复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维吾尔文共有36个字母,是从右向左写的。由于民族之间长期频繁的交往和学习,新疆许多维吾尔族人兼通汉语和哈萨克语。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
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男女青年要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玛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
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
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节日期间杀羊或骆驼,到清真寺去作聚礼,唱歌跳舞,并举行赛马、刁羊和摔跤等活动。
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房,经济条件好的住房讲究,设有廊房,并雕花纹或绘图案。
维吾尔族古代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祆教和佛教。
十世纪中叶喀喇汗朝萨图克·布格拉汗归信伊斯兰教后,喀什噶尔、叶尔羌、和阗地区改奉伊斯兰教。
十三世纪初阿克苏、库车、焉耆地区维吾尔人改奉伊斯兰教。
十四世纪时,天山北路伊犁、塔城等地区维吾尔人改奉伊斯兰教。
公元四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吐鲁番、哈密等东疆地区维吾尔人改奉伊斯兰教。
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俗。讲究的羊肉串肉质鲜嫩,味咸辣,孜然的特殊味浓郁。与羊肉串相媲美的手抓饭,也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风味食品。
在新疆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地区,逢年过年,婚丧娶嫁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请客人围坐在桌子旁,上面铺上一块干净的餐巾。随后主人一手端盘,一手执壶,逐个让客人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然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巾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饭”。
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
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
维吾尔族花帽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有些还缀有彩色珠片;
妇女常以耳环、手镯、项链为装饰品,有时还染指甲,以两眉相连形式画眉;
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辫梢散开,头上别新月形梳子为饰品。也有人将发辫盘系成发结。
地毯、花帽、艾德来斯绸、民间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维吾尔族最盛名的传统工艺制品。
总之,维吾尔族服饰形式清晰,纹饰多样,色彩鲜艳,图案古朴,工艺精湛。
维吾尔木卡姆。“木卡姆”是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及整个伊斯兰文化圈内拥有的一种乐舞形式。
人们常说的十二木卡姆,是指南疆木卡姆,是由十二部大型古典套曲组成,每一部套曲又包括“穷乃合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这三个大部分。十二木卡姆共有歌曲、乐曲260首,全部演唱一遍需要二十多个小时。伴奏乐器有萨它尔(主唱者自拉自唱)、弹布林、热瓦甫、都它尔、丈介克、卡龙、小手鼓等等。
北疆木卡姆,是十九世纪由南疆传入,也有12套。除没有“穷乃合曼”之外,结构与南疆木卡姆相同。音乐比较明快,主演唱者用弹布林或者萨它尔。而哈密木卡姆流行于东疆的哈密地区。与南、北疆木卡姆相比较,风格结构不尽相同。它由短小的散序起唱,接着演唱系列短小的歌曲和歌舞曲,无间奏曲。它也有十二套,称哈密十二木卡姆。其伴奏乐器有哈密艾介克(似中胡)、刀郎热瓦甫、手鼓等。全部歌曲有262首,从头演唱一遍约需12个小时。
刀郎艺术。刀郎是喀什地区麦盖提、巴楚、莎车的一种文化现象。刀郎舞称刀郎赛乃姆,音乐称刀郎木卡姆。刀郎舞是一种礼俗性舞蹈,逢节日喜庆,人们都要跳刀郎舞。跳刀郎舞的时候,人们要围圈席地而坐,男女相对起舞,动作粗犷、豪迈。音乐由慢变快,舞蹈由两人对跳变为集体舞。随后出现双人竞技性旋转表演。
维吾尔族的礼节与宗教也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人民之间的礼节表现了平等、友爱、敬老、爱幼的精神,劳动人民相见总是相互亲切地握手、问候,对老人十分尊敬。妇女中还有长者亲吻晚辈的礼节。
待人接物很讲礼貌,在路上遇到尊长和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掌放在左胸上,然后把身体向前倾30度,并连说:“艾斯拉姆艾来孔!”当行路人无处进餐和住宿时,只要说明来意,主人虽不相识,也会殷勤招待。
走路让长者走在前面,谈话让长者先谈,入坐让长者坐在上座,吃饭,先端给长者。
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喝酒、吸烟;老人无论到哪里去作客,他骑的马不论是卸鞍子,还是饮马、喂马,都由年轻人去做,走时,年轻人给老人备鞍,扶老人上马。
家里来了客人,全家都出来欢迎,然后女主人以十分真诚的态度,用盘子端来茶水。
老人吃饭时或到别人家里去,常常双手摸脸做“都瓦”(祝福仪式)。
亲友相见必须握手问候,互相致礼和问好,然后右臂抚胸,躬身后退步,再问对方家属平安。
接受物品或给客人上茶时要双手,单手接受物品被视为缺乏礼貌的举动。
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爱清洁。他们洗睑脸盆。喝茶、吃饭之前定要洗手。洗后的手,必须双手紧握,挤出残留的水珠,然后再行擦拭,不得甩手弄,这是对主人或身边人的不尊重。洗涤餐具、也是一件一件冲洗,然后搁置起来,让其自行晾干,不用揩拭。比如碗盆之类,洗后将口朝下搁置,使其自干。
在饮食方面,禁吃猪肉、驴肉、狗肉、骡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食;土葬而不火葬。屋内就坐时要跪坐,禁忌双腿直伸,脚朝人。亲友相见要握手互道问候。然后双手摸须,躬身后退一步,右臂抚胸;妇女在问候之后要双手扶膝躬身道别。接受物品或清茶要用双手、忌用单手。
吃饭或与人交谈时,忌擤鼻涕、打哈欠、吐痰,饭毕有长者领作"都瓦"时,忌东张西望或站起。北疆地区,禁止在长辈面前讲诙谐或揶揄的语言。
衣着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忌户外着短裤;在公共场合忌光着上身,更不能穿着背心、裤衩到别人家里去。
到别人家去,一定要让年长的人先进门;未经主人同意不得擅自动用主人家的物品;青壮年妇女一人在家时忌外人进去;新婚夫妇的洞房忌随便闯入;见到门上挂有红布条,表示妇女分娩或小孩出疹子,忌外人入内;不要和妇女开玩笑;忌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禁止在住地附近、水源旁边、墓地、清真寺周围和果树下面大小便、吐痰或倒脏水;在清真寺和麻扎(墓地)附近禁止喧哗;禁止携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禁止在墓地附近修猪圈、厕所,不许牲畜在墓地内乱跑,不许从墓地上取土;不得用自己的水桶或罐子在水井或涝坝内打水,要先用公用水桶打水,然后倒入自己的桶或罐内;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由于民族之间长期频繁的交往和学习,许多维吾尔族人兼通汉语和哈萨克语。
早在十一世纪70年代,哈喇汗王朝时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所著《福乐智慧》叙事长诗,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编著的《突厥语大辞典》,都闻名遐迩。
民间文学也十分丰富,有不少著名的故事、寓言、笑话、诗歌、民谣和谚语。《阿凡提的故事》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广泛流传。尤其是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单调高昂,节奏欢快、活泼、优美、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每逢盛大节日和喜庆吉日,或是劳动之余,维吾尔族男女老幼都要伴着“达甫”(手鼓),唱起悠扬激越的民间歌谣。
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麦西来甫”(聚会的意思)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每逢佳节、婚事、喜庆活动都要演唱和舞蹈。乐曲热情奔放,舞姿轻巧优美。开始时,一人高唱序曲,接着手鼓响起,众人齐唱,歌声悦耳,旋律欢快。人们被邀对舞,扬手顿足、旋转翩跹。高潮迭起,情绪炽烈,欢歌笑语,令人心驰神往。
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开斋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也是我国回族人民的年节。时间伊斯教历的十月初。
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称为斋月。封斋的天数有时为二十九天,有时为三十天。斋日期间,穆斯林们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饿,不准吃一点东西、喝一口水,平时抽烟的人也要暂时戒烟,谓之封斋(或把斋)。
此外,还要求穆斯林在斋月期间禁房事,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小孩和老弱者可以不封斋,妇女在经期中也可以不封斋,但要节制饮食,绝不能在公开场所吃喝。有病、赶路的人可以不封斋,但日后要补斋,不能补的以交纳财物作为罚赎。
到了晚上,当封斋将要结束时分,清真寺开斋的钟声当当响起,情况就与封斋时完全不同,人们可以饮食说笑,左邻右舍可以团聚一桌,甚至行路的陌生人感到饥饿时,随便走到素不相识的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
在肉孜节以后的第70天举行。“古尔邦”是“宰牲”的意思,所以一般把“古尔邦节”叫“牺牲节”、“宰牲节”或“忠孝节”。它是中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的宗教节日。回族又称它“过大年”。而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则把它作为他们的新年。
古尔邦节是宗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由于古尔邦节与肉孜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使这些年节有时候是在冬天,有时候却又是夏天。季节不同,节庆的色彩也不同,这就使得年节也异常的多彩。我国使用的公历与伊斯兰教历每年有十一天的日差,故每年古尔邦节的公历日期不固定。
古尔邦节的那天早晨,几乎每家都要宰羊,有的还宰牛、骆驼、马(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宰杀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规定的部分送交寺院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招待客人和赠送亲友。古尔邦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贺节,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而客人即吃得再饱,也得尝尝主人家的羊肉。亲朋好友相聚,视歌舞为饭食的新疆各民族人民,就会弹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最著名的有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礼,聚礼之后,乐师们登上艾提尕尔清真大寺的门顶,敲起纳格拉(铁壳鼓),吹起苏奈依(唢呐),大寺前广场上的男子们就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萨满舞。
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古老的传统节日。诺鲁孜节在阴历春分时节(公历3月22日)举行。在这一天要开展传统的“麦西莱甫”等各种娱乐和庆祝活动,预祝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许多地方还放声欢唱特为诺鲁孜节保留的民歌。
(1)每年昼夜时差相等时分即3月20日——22日夜晚零点击打诺鲁孜节鼓,普告天下节日来临;
(2)听到鼓声的人们自发地汇集到击鼓地点唱歌跳舞,直至天明,这是诺鲁孜节麦西莱甫开幕的标志,第二天从日落开始至次日太阳冉冉升空为止。这是琴师、歌手、舞手显示才能的最好舞台;
(3)次日,人们冼浴净身,换下冬装,吃诺鲁孜节饭,邻里间相互赠送诺鲁孜节饭以示祝贺新年。原先有恩怨纠纷的人们相互间拜年谅解和好,甚至离异夫妻间协商破镜重圆;
(4)早餐后,邻里中的男人汇聚到德高望重者家中,就帮助居住区内贫困残疾者进行讨论,自愿捐助贫困者;
(5)家家户户全部动员,对家里户外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拆洗衣物被褥;
(8)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维修或重建桥梁,清理池塘,做好引进春水的准备,并全面动员,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9)该节也称之为踏青节,家家户户连续几天都要拾苜蓿,吃苜蓿,也送给街坊邻居尝鲜;
(10)给困难家庭资助粮食和种子,帮助其耕种,给没有家畜的借家畜;
(11)这一天也称作“乔坎塔勒节”(即树木发芽节)。在这—天,老师会带着学生来到原野,实地讲授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并准备丰富的文艺节目,邀请学生家长到校观看。好的节目在各学校间巡回表演,还开展体育比赛、趣味智力竞赛、创作和诺鲁孜诗比赛是该节不可或缺的内容。
又称“油葫芦”节,在封斋前约半个月举行。节日夜晚,居民多烧油葫芦,因而形成满村灯火的节日盛景;宗教人士则通宵念经。
“拜拉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赦免”,拜拉提节即“拜拉特节”,也是维吾尔族的传统和宗教节日,时间是教历8月15日。根据伊斯兰教的传说,这天夜晚,真主都要降临巡视人间,决定一年内的生死祸福,因此,穆斯林在拜拉提节之夜要诵经、礼拜,祈求真主赦免,不能睡眠,白天要谨言慎行,用心念经,以免触怒真主,招来祸患。
维吾尔族穆斯林过拜拉提节,不举行会礼,不相互拜节,但是,炸油饼子是节日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一天,穆斯林家庭都要用植物油炸油饼子,炸不起油饼的家庭,也要想办法弄点油炝锅,民间把这个风俗称作“散油味”。
节日中,许多穆斯林要选择适当的时刻(晚上或者白天均可),带上提前炸好的油饼子,到过去的一年中有亲人去世穆斯林家中慰问,慰问者要身穿素服,神情庄重。见面后,宾主相互问候,客人先提起“阿布杜瓦壶”给主人洗手,招呼主人坐在餐布边上,然后,拿出自己带的油饼子一起吃,并劝慰主人。
主人也拿出家中的食品招待客人,主人与客人一起回顾追忆死者生前的事迹。如果大家都是近亲,往往要一起坐夜。在拜拉提节,穆斯林还要带上油饼去游坟扫墓。拜拉提夜扫墓的人很多,墓地上人来人往,亲属要给死者的坟墓培土、洒水、栽树、加木撑子,要跪拜、诵经,神情十分肃穆。
有的穆斯林家庭还要请阿訇到墓前诵经。扫墓人带的油饼子,或者散发给行乞的人,或者赠送给亲朋。
晚上,人们用旧的油葫芦做成火把,点燃后,挂在院子中的内树上,或者挂在木桩,将点燃的葫芦灯挂上,油葫芦火光熊熊,满村灯火点点,小孩子们聚在一起高唱“拜拉提歌”,待到油尽灯灭,任其自由落下,大家一起用脚踩碎,表示消除所有灾祸罪孽。所以,当地汉人把维吾尔族穆斯林的“拜拉提节”称为“油葫芦节”。
白雪节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情趣的娱乐节日,在每年第一次降雪时举行。当下过初雪之后,几个朋友经过商量,联名写封雪礼信,信中首先以初雪的降临祝贺收信人全家平安,然后要求收信者以白雪节的习惯举行一次娱乐晚会,并提出晚会活动的内容,请其中一个人直接送至收信人家中。送信人要悄悄把信放在主人不易发现的地方。在送信人离开之前,如主人没有发现,就要按信上要求举行初雪晚会。如果送信人当场被抓住,初雪晚会就要在送信人家中举行。晚会内容包括朗诵诗、唱歌、跳舞、音乐演奏等。
维吾尔语称“喀尔勒克”,是维吾尔族在每年的瑞雪初降时举行的歌舞娱乐活动。当白雪初降时几个朋友经过商量,联名写封雪礼信,信中首先要以白雪的降临祝贺收信人全家平安,然后要求收信者以白雪节的习惯举行一场歌舞娱乐晚会,并提出晚会活动的内容。
通常雪礼信中写有这样的字句:“如果你富裕,可以用丰盛的宴席请我们;如果你不富裕,也可用一头洋葱表表你的心意”。然后请其中一人直接送至收信人家中。送信人要悄悄把信放在主人不易发现的地方。送信人要悄悄把信放在主人不易发现的地方。在送信人离开之前,如主人没有发现,就要按信上的要求举行雪礼晚会。如果送信人被当场抓住,晚会就由写信人举办。晚会内容包括朗诵诗、唱歌、跳舞、音乐演奏等。这咱游戏多在小伙子中间举行,不过姑娘也不放弃参加这种游戏的机会。
人们开展这种歌舞游戏一方面是为了解除一年勒耕耘之后的疲惫和烦闷,另一方面在大雪纷扬的冬天,寄希望于来年,祝愿来年万事吉祥,称心如意。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他们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已经定居之外,绝大多数是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哈萨克族牧民的冬衣大多用牲畜皮毛制成,男子冬天一般都穿羊皮大氅,春、夏、秋、三季都住在易拆卸可携带的圆形毡房内,冬季搬到“冬窝子”或住在平顶土房或木房里。毡房内的陈设都有一定的规矩,分住人的和堆放东西的两部分。毡房一般向东。牧民出门都骑马,冬季也有坐雪撬的。
经济仍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狩猎业,并大力发展工业,包括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和独山子油田。哈萨克人的饮食多为肉食与奶茶,过古尔邦节及喜庆日都要举行传统的赛马、刁羊、姑娘追和摔跤等活动。文学艺术丰富多彩,能歌善舞,多以民间乐器冬不拉伴奏。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有许多禁忌,如: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饮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的“库吉”(稀粥)。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达斡尔族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及附近旗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郊及附近县,少数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县。
达斡尔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新疆的达斡尔族人由于长期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和劳动,相当一部分兼通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语言。达斡尔族在清代借用满文,辛亥革命后普遍用汉文。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达斡尔,意为“耕耘者”,是达斡尔人的自称,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清康熙初年,出现了“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
达斡尔族饮食主要以面粉、大米及牛羊马猪肉、家禽肉蛋为主。在新疆因长期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居住在一起,猪肉虽不在禁忌之列,但也很少食用,与东北地区达斡尔族大相径庭。花样品种有米饭、拉面、汤面、烤馕等,基本上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相同,喜在春季3-5月份吃凉面,腊月八日吃腊八饭。 达斡尔族房前屋后常种有各种蔬菜,除了大量应时吃用外还加工成酸菜、咸菜、干菜,以备冬春食用。最有特色的是用刀将豆角和西葫芦削成细长条,晒干后编成股储存。达斡尔族妇女还采集柳蒿菜、山葱、山芹菜、黄花等野菜,煮熟食用。
敬老、互助和好客。对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出入房门,青年人都要让路;儿女外出归来,要给老人请安;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欢吃的食品,首先要敬给老人或给老人留下一份。客人来访,主人要递烟、敬酒、端出奶制品热情招持,若是贵客临门,还要增加“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盛情款待。无论谁家宰杀牲畜,都要选出好的肉分赠给邻居和亲友,狩猎或捕鱼归来,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一份。
达斡尔族最大节日是春节,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 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有的在一个饺子里放上铜钱,吃到的人意味着今后不缺钱花。初一开始拜年,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的锅,抢吃年糕,表示亲密无间,然后吃猪寿子、手把肉,妇女之间要互相赠礼,礼物有烟叶、奶皮、糕点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达斡尔族也过中秋节,吃月饼。
达斡尔族过去以自然界为崇拜对象,每年阳历五月,屯众杀牛或猪祭天、地、山、川诸神。每个家庭均有一个专司祭祀的萨满,除祈祷、祭鄂博(一种山神)外,甚至以巫术治病,届时要杀牛、羊,同时还要奉送许多食品。如奶皮、奶油及各种糕点,如今祭祀活动已不多见。
塔塔尔族现有人口4127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当数散居在布尔津、奇台和南疆的主要城市。15世纪中叶,鞑靼建喀山汗国,居处伏尔加河、卡马河一带。20世纪初起,该族部分人迁入新疆,遂成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塔塔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由于长期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共处,因而这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也逐渐成为塔塔尔族的日常用语和通用文字。
过去多数经营商业,少数从事农、牧、手工业。塔塔尔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早,知识分子较多,不少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塔塔尔族人酷爱戏剧、音乐和歌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他们的音乐舞蹈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节奏鲜明,活泼动听。比较古老的乐器有两个孔的“库涅”(直吹的木箫)和用铜片制作的“科比斯”(口琴);此外还普遍使用手风琴、曼陀林、七弦琴和小提琴。其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喜庆节日里,喜欢举行舞蹈。按照传统习惯,舞蹈中的男角色要由女子扮演。舞蹈的动作活泼、灵巧、奔放。
进餐时,每个人面前都放一块小手巾,用以擦拭嘴、手并防止食物溅在衣服上。全家人围坐一圈,中间餐桌上放一块餐布,吃饭时习惯用勺子、刀子、叉子。上茶、上饭,要先送给长者,然后再按年龄大小先后递送。饭毕要做“巴塔”(祈祷)才算就餐结束。
同当地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相似。萨邦节是塔塔尔族独有的节日,也称犁头节,一般定在每年的六月份举行。
塔吉克族有人口33538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少数散居在该县以东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地区。
塔吉克人有自己的语言,普遍使用维吾尔文,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
塔吉克人性格坚韧、豪放。在塔吉克古老的传说中,鹰是英雄的象征。牧民们最喜欢吹的是用鹰翅骨做的短笛“那艺”。最出色的舞姿以模拟雄鹰翱翔为特色。塔吉克族还以善骑著称。刁羊、“挂波齐”(马球)等马上游戏竞技,都是塔吉克人最喜爱的群众体育、娱乐活动。
塔吉克族的乐曲很丰富,有歌舞曲、弹唱曲、情歌、哀悼曲、宗教歌曲、刁羊乐曲等等。歌曲大都为山歌体,有固定的韵律,多数为7声音阶。其乐器有多种,其中鹰笛被视为塔吉克音乐的象征。还有两种独有的乐器,一是莱布甫,一六弦弹拨乐器,另一种是巴郎孜阔木,九根琴弦。
塔吉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住正方形平顶木石结构房屋,夏季放牧时使用毡房。喜食酥油、酸奶和奶茶。塔吉克族能歌善舞,民间口头文学和工艺美术丰富多采。
塔吉克族重礼节,热情好客。对来访的宾客或要求投宿的过路人,不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欢迎,竭诚款待。通常是要选一只肥美的羊羔呈送到客人面前,若客人满意,才牵出去宰杀、烹煮。用餐时,主人先敬客人一碗羊肉汤,再端上大盘的“手扒羊肉”。客人若先从盘中取一块献给忙碌的女主人,主人将更加高兴。接着,主人要先将羊头献给席间最尊贵的客人,待客人割下一块肉时,再把夹着羊尾油的羊肝分别献给各位客人,以示敬重。之后,大家开始蘸盐水吃肉。为增添席间的欢乐气氛,青年人要竞相比赛折羊骨,即用双手握住油滑的羊腿骨轮流用力折。这是技巧和力气的较量,折断者受到大家热烈地称赞。
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许多民族节日皆与宗教有关,传统的"巴罗提"节即是其中之一。"巴罗提"一般在伊斯兰历每年8月的头两天举行。由于节日之夜家家都点一种特制灯烛,故称之为灯节。
节日前夕,每家都要自做多支小灯烛和一支特大的灯烛。节日之夜,全家人围坐在炕上,中间摆放着一个供插灯烛用的沙盘。这时,家长按辈份和年龄高低呼叫每个人的名字,叫一个答应一个,并在应者面前插一支点燃的灯烛,以示吉祥,全家人的灯烛都点亮后,各自伸出双手在自己名下的灯烛上烤一下,再作祈祷,愿真主降福保佑平安。仪式结束,阖家大小在灯光下共享丰盛的佳肴。接着,便把家中扎好的那支最大的灯烛火把点燃后插到屋顶上,全家人要出来肃立屋前,默默祈颂。与此同时,各家门前要点火堆驱邪。青少年们则在烛光下、火堆前欢歌跳舞,尽情戏耍,彻夜不眠。
锡伯族有172万多人,分布在新疆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市、巩留县等。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以及内蒙东部也有分布。
锡伯语跟满语很接近。新疆的察布查尔、霍城、巩留、塔城等地的锡伯族,至今仍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东北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和当地的汉族、满族基本相同。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沿用至今。
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木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锡伯族能歌善舞。射箭是锡伯人民传统的体育活动。男孩子一出生,家里人就在门口用红绒线挂一副小弓箭;长到五六岁时就开始学骑马、射箭。过去弓箭作为狩猎工具和作战武器,现在,射箭发展成民间体育活动。逢年过节,或者双休日、农闲时,经常举行各种射箭比赛。因此,他们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射箭运动员。摔跤是锡伯族地区最广泛的群众性传统体育活动。小孩爱相扑,大人喜欢角力。他们三五人聚在一起,总得较量一番,看谁的臂力强。因此,锡伯族涌现了很多摔跤能手。举重是锡伯族人民锻炼身体和比试力气的一种形式。他们从生活实际出发,将石磙、碾磁、粮袋、巨石等,凡是可以举用的什物,都作为他们练功和赛力的运动器具。在举行庆典活动和人多的场合,手足发痒的小伙子们,兴致勃勃地进行举重比赛,大人小孩都来围观、助兴。赛马和叼羊,是西迁后锡伯族人民才开展的体育活动。每年端午节,他们都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赛马和叼羊活动,优胜者给予奖励。后来,由于与周围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便经常举行多民族的赛马、叼羊比赛。这不仅锻炼并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和毅力,而且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友爱团结。
锡伯族过去在饮食上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经常食用的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或把筷子横在碗上。全家进餐按长幼就座,以西为上,过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
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倒茶,若装烟、倒茶的与客人辈份相等,客人应起立或欠身双手接;客人告别时,全家要出来送至大门口。
锡伯族人忌食狗肉,忌穿戴狗皮制品;不许坐、踩或跨过衣帽、被、枕;穿过的裤子、鞋袜不能放高处;不许坐、踩锅灶,也不许坐或站立在门槛上;不能在屋内吹口哨,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碟等;若大门口挂有红布条或一束草,表示家有病人或产妇,外人不得入内。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五更饺子下锅;初二要吃长寿面。做长寿面时先做好肉汤,然后将面另锅煮熟,捞出过水,食用时加肉汤,象征着送旧迎新。
新疆的锡伯族把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西迁节,锡伯语称“杜因拜专扎坤”。过西迁节时,家家吃鱼,户户蒸肉,届时还要三五成群到野外踏青摆野餐。过去各家各户都要制作面酱(米顺),盛入瓦缸中,作菜肴的调味品。
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蒙古族有一个特点,就是离不开马。他们的祖先曾骑着马四处征战,创造了英雄的业绩。他们劳动生产离不开马,行路离不开马,就连吃、住、娱乐都离不开马。蒙古族盛行的体育运动之一是赛马,歌唱的是骏马,跳的舞是《牧马舞》、《马刀舞》,连最有名的乐器也叫马头琴。因此,人们把蒙古族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住的房子叫蒙古包,汉文古籍称为“穹庐”、“毡帐”,也叫“帐幕”。走进蒙古包,好客的蒙古族牧民就会端上醇香可口的奶茶、奶酪和奶豆腐,热情地招待你。奶茶是蒙古族牧民最喜欢的饮料,一日三餐都要喝。沏奶茶的方法非常独特,先要把茶块捣碎,装进布袋,然后放在锅里加水煮一会儿,再加上新鲜的牛奶煮沸。喝的时候,可以放糖,也可以放盐。喝完奶茶,主人又会端上手扒羊肉。“手扒肉”是把带骨的羊肉切成块,白水下锅,不加任何作料,煮沸片刻就出锅、别看肉里还带有血丝,吃起来可鲜嫩了。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白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回族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米泉县、昌吉市和伊宁市、霍城县、乌鲁木齐市、焉耆回族自治州以及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等地。 散居在城镇的回族人民,穿戴基本上与汉族相同。
在回族聚居区,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戴小白帽,穿白布衬衫,黑坎肩,妇女戴白色和蓝色布帽。老年妇女爱穿黑色大襟衫袄,用腿带扎绑裤角。农村的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服装,并有戴项链、耳环、戒指的习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并分为许多教派。新疆回族是“格的目”(老教)教派,其次是“哲合林耶”(小教)派。此外,“依合瓦泥派(新教)也有影响。回族女子一般不能与非伊斯兰教男子通婚,但回族男子可以与非伊斯兰教女子结婚。
回族男子喜戴小白帽,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期林”。回族所有节日都与信奉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回族严格实行族内婚姻,现在也有同他民族通婚的。由于受宗教信仰和封建习惯势力的影响,回族男女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作主,征得男女双方同意。一般聘礼较重,聘礼以布料、衣服、首饰、现钱为主。
在日常生活中,见面都要问安。客人来访,要先倒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来与客人见面、问好。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有时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就餐时,长辈要坐正席,晚辈不能同长辈同坐在炕上,须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饭均不得往外舀。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开斋节 在回历每年9月,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终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始为开斋,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并要做油香、馓子、油(饣+果)等多达二、三十种节日食品。
古尔邦节即献牲节,在回历十二月十日。节日当天不吃早点,到清真寺做过礼拜之后宰牛献牲。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阿述拉节西北部回族节日,即时要选用当地的五谷杂粮,掺上牛羊杂碎煮熟食用,节日期间宴请客人必备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鸡肉做成的各种菜肴。
满族散居全疆各地。大部分是在清朝被调派到新疆驻防的八旗兵丁的后代,也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内地迁入的。他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汉族基本相同。大部分从事教育、卫生和机关工作。新疆满族人通用汉语汉文,很少有人会说满语满族是中国主要少数民族之一,新疆的满族主要集中于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哈密、奇台等地,主要与汉族混居。
满族人喜欢吃粘食,饽饽是满族人祭祀中必备祭品。因为它便于携带并且经俄。八旗兵打仗,用它做军粮。它至今仍是满族人待客的最好主食。
满族人习惯养猪,每年春节杀的年猪,把一部分肥肉腌在坛子里,以备一年的吃用。其余的用来改善生活,款待来客。最习惯吃的是白肉、血肠、猪肉、酸菜粉条。
逢节庆日,满族人都吃饺子,阴历除夕年饭必吃手扒肉。满式糕点独具风味。如“萨其玛”就是至今仍受人们欢迎的糕点之一。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 “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 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柯尔克孜族世代过着以游牧为主,兼事农耕的经济生活。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实厥语族。
柯尔克孜族的饮食多来源于畜牧业产品。奶制品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他们还用羊肉、牛肉、骆驼肉做成手抓羊肉、烤肉、灌肠、炒肉、肉菜、肉汤等食品。同时,还吃饭碗馕片、油饼、米饭和土豆、洋葱、胡萝卜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柯尔克孜族,严禁食用猪、狗。猫、鼠和凶猛禽兽之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
柯尔克孜族好客,凡有来客,不论相识与否,都要热情招待并拿出最好的食品待客。在请客人吃羊肉时,先请客人吃羊尾巴油,然后再吃胛骨和羊头肉,尤以羊头肉待客为尊。
客人在吃肉前,要先取出一些分给主人家的妇女和小孩,吃其他食品时,摆在盘里的要留一部分不要吃光,以表示主人招待的丰盛。如吃不完,切忌将剩菜剩饭倒在地上,在客人使用的餐具里,不能剩下残羹剩饭,这一禁忌不仅非穆斯林的客人要切记,就是穆斯林的客人也不能例外。
柯尔克孜族喜欢红色,衣帽、服饰民族手工艺品等也多用红色装饰。
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按柯尔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把好饭好菜摆好,以示庆祝,还要用小麦、青稞等七种以上的粮食做成一种名为“克缺”的食品,预祝在新的一年里饭食丰盛。
乌孜别克族散居新疆各地,主要分布在伊宁、塔城、喀什、叶城、库车、莎车、昌吉、乌鲁木齐等地的城镇,少数在农村和牧区。现在,城镇中的乌孜别克族多数人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他们的文化教育水平较高,有很多人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每万人口中拥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已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尤其是高中、中专、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已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
乌孜别克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自元、明以后,越来越多的乌孜别克族人定居新疆。居住在喀什、莎车、伊犁、奇台等地的乌孜别克族人民自发捐款、捐物、出工,建造了一些规模较大、气势宏伟的清真寺,作为他们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乌孜别克族人民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尊奉《古兰经》、圣训,履行必修功课。伊斯兰教对乌孜别克族人民的影响深刻地体现在各个方面。
乌孜别克族的住房多为庭院式。但无论是楼房,还是平房,都喜欢在屋顶上修建一层带阿拉伯伊斯兰风格的圆形拱式顶楼。又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崇拜偶像,所以,他们室内墙壁上的拱形壁龛周围、室内和走廊木柱上雕刻的,都是各式各样具有伊斯兰特色的非常美丽的花草图案。
乌孜别克族的饮食丰富多彩,其主食以面食为主,也吃米饭、抓饭。乌孜别克族的副食也很多,有牛肉、羊肉、鸡、鸭、鱼、奶、蛋和各种蔬菜。同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乌孜别克族人民严格禁食猪肉,不吃动物的血和自死的动物。
乌孜别克族的服饰五彩缤纷,款式独特,美观大方。男女在春、夏、秋三季喜欢戴花帽。在炎热的夏季,乌孜别克族男子喜欢穿短袖衬衣,领口、袖口用五光十色的丝线绣着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妇女则喜欢穿连衣裙。姑娘们的连衣裙色彩艳丽、花团锦簇,并缀上五彩珠和亮片,胸前绣着美丽的花纹和图案,异彩纷呈。…
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还分席用餐,一般情况下孩子和妇女要另设一席。过去许多食物都手抓食,因此饭前饭后都要洗手。现除牧区仍然以手抓食之外,大部分乌孜别克族都改用筷子和调匙。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过“肉孜节”前的斋月里成年人都要封斋,吃斋饭时,亲友邻里要互相邀请,如有客至,主人要热情款待。古尔邦节要屠宰牛羊炸油饼,吃手抓肉和抓饭以及民间特有的风味食品“那仁”。
每年春季,乌孜别克族还要举行“苏麦莱克”仪式,届时以村为单位,大家自带各种生食品集中在一起,用一大锅熬熟后共餐。在此过程中,人们聚在一起进行歌舞娱乐活动,预祝风调雨顺、人畜两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