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师傅周到、贴心的服务”随着7月8日最后一车满载办公家具和用品的货车在燕岭校区卸下,历时一周,跨5个校区、4个学院、33车次,近500名师生的搬迁工作落下了帷幕。
提前部署、周密安排
为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和校区办学定位的战略部署,学校在学期伊始就启动跨校区搬迁,成立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办牵头,组织宣传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后勤部等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在统筹考虑各二级学院意愿、师生诉求、办公资源和宿舍资源等因素的基础上,学校周密部署、科学调度,制定了详细的搬迁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对搬迁总体方案及具体工作安排进行充分论证和协调。
搬迁前夕,各二级学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作用,召开主题班会,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后勤部各校区服务中心周密做好入住宿舍的墙面粉刷、增装插座、消毒清理、零星维修等,确保学生能够安全顺利抵达并入住宿舍。
精心服务、有序高效
搬迁过程中,后勤部和相关职能部门、外语外贸学院、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财会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力合作,坚持“统筹调拨、保障安全”的原则,合理划分33车次,做好4个学院、近500名师生、近4000包行李的调度和服务保障工作,切实做到“每校区都有负责人、每车都有跟车员,每屋都有清点员”。后勤部和各二级学院领导、辅导员、学生党员和志愿者等组成服务力量,帮助学生打包行李、跟车护送、联系调度、帮助卸车、指导师生和搬迁工人搬入指定宿舍和办公室。
搬迁受今年第3号台风“暹芭”影响,连续几天都在下雨,加大了搬迁工作的难度,后勤人提前搭建10多个帐篷,用纸皮箱垫高行李,燕岭校区食堂和海珠校区食堂为搬迁的师生提供了凉茶和姜汤,龙洞校区和天平架校区提供了矿泉水,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了搬迁任务。
通过这次搬迁,外语外贸学院开启龙洞校区的新生活、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整体搬迁到海珠校区、财会金融学院落户天平架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搬迁到燕岭校区,这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迁移,更是在空间上有效支撑和整合专业建设。同时,这也是学校校区调整发展战略的结果,必将助力学校“十四五”期间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图:搬迁现场组织协调

图:有序搬迁

图:志愿者冒雨搬运

图:食堂免费提供凉茶、姜汤
(后勤部:文/图)